这样的现象颇为人诟病:凌晨一点,便利店依旧被储存得称得上新鲜的的饭团、面包店仍然看起来诱人的面包,被大批大批地销毁、大袋大袋地装进黑色的垃圾袋并丢进垃圾桶。
前几天,这则微博刷屏。
一时,关于盒马的种种争议甚嚣尘上。毫无疑问,认为这种行为「浪费!触目惊心!」的人,一定比认为「这很合理,这是游戏规则,是经济运行的逻辑」的人,要多上很多。像前者那样认为的人,也没错。事物的匮乏仍然困扰着这个世界上相当一部分的人口,将这些食物打包送给需要的人,是一种很好的做慈善的方法。只是,相比之下,你更需要知道的是,有钱人的奢靡消费,是另一种形态的慈善。正如把农民伯伯的西瓜喂狗吃,也是帮助了农民伯伯。有人总爱批判资本家腐朽,常拿资本家「倾倒牛奶」作为论据。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故事。
为什么,资本家将牛奶倒进河里?
美国大萧条时期,最大的一次牛奶倾倒事件是 1933 年的威斯康辛奶农大罢工,也即教科书内「倾倒牛奶」的原型。
1938 年,美国经济蒸蒸日上,奶价为 4.79 美元 / 100 磅,奶农可获其中的 46%,大型加工厂和零售商分别可获得 33% 和 21%。经济大萧条来临之后,奶价下跌至 3.48 美元 / 100 磅,奶农可获得的份额降至 30%。奶农对此种分配方式感到不满,于是联合起来通过罢工的方式试图与资本家谈判,以求争取自己的权利。此为「倾倒牛奶」事件的起因。也就是说,倾倒牛奶的,并非所谓的资本家,而是奶农,且是一次有组织的联合行动。退一步说,假如的确是资本家倾倒牛奶呢?为什么不把牛奶给穷人喝?这是一道很经典的宏观经济学问题。古典经济学家认为,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并使其达到最优。但在现实社会中,很多因素会导致引发市场失灵,从而导致资源错配。其中,因素之一是市场的滞后性,也就是在短期之内,商家没有办法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做出即时反应,因此,会出现大量牛奶滞销的情况。另外,市场的特点之一,是交易成本。在高度分工化的社会中,商品并非直接面向消费者,其中有很多中间渠道(例如存储、包装、贩卖等),需要大量成本。在大罢工的背景下,没有工人在中间渠道工作,牛奶没办法被送到穷人手里,于是不得不倒掉。
盒马们,为什么把未销售出去的商品销毁?
很容易想到的一个原因是,企业并非慈善机构,若开了此先河,商家还怎么做生意?谁还愿意花钱买东西?都等白送不就好了?另外呢?需知,保质期和销毁制度是现代食品安全的基础。尤其是诸如盒马之类以「新鲜」作为卖点的商家,为了保证出售的产品有够好的品质,定期销毁临近保质期的产品而非将其出售,是必须做的。会有人想:「难道不能拿来救济穷人吗」或者「这是浪费食物」。诚然,盒马的做法,的确与常识不符。但是要知道,所有的食物都有其赏味期限,出于好心将食物赠予他人之后,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,赠予者在法律和道德上都会陷入困境。
另外,将商品统一赠予慈善机构,势必需要不小的成本,谁来埋单?从「安全」和「成本」的角度,盒马的做法,完全没错。
世间安得双全法?
首先,盒马依托大数据技术,已经在保持订货量和实际购买量的平衡方面做出努力,致力于从源头止损,避免浪费。同时,也有成熟的临期食品处理良好生态可供参考。
在便利店经济最为成熟的日本,每天会产生大量熟食便当和面包等临期食品,它们的另一个出路就是参与循环再生系统,变成肥料或饲料。
如罗森开创了「食品循环链」,下架食品先进行堆肥处理,再将有机肥分给与之合作的农户,种出的新农产品再送到罗森售卖。
德国则会将临期食品和其他食品垃圾进行发酵,利用发酵后产生的沼气来发电发热。
对于商家而言,临期食品的处理也需成本,细致处理可能节省食物但却耗费人力,这是很现实的问题。但如果依托全社会的联动,形成从精细标识到回收处理的临期食品处理良好生态,对临期食品做到利用最大化,那「丢还是不丢」这道难题也就能迎刃而解。